首页 文章列表 今日热榜 越来越多青少年被糖尿病“盯”上了

越来越多青少年被糖尿病“盯”上了

今日热榜 34 分享

“14岁,Ⅱ型糖尿病,糖化血红蛋白8.7%。”接诊的王医生放下病历,抬头对孩子妈妈说,“不是突然得的,是这几年奶茶、外卖、久坐堆出来的。”旁边一位奶奶凑过来叹气:“我家孙子才12岁,上次体检血糖超标,说是什么‘胰岛素抵抗’,以前哪听过小孩得这病啊?”

其实不是“没听过”,是数据已经“喊”了很久——《中国青少年糖尿病防控蓝皮书》显示,近10年我国18岁以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增幅超过5倍,最小的患者只有7岁。更让人意外的是,这些孩子里,超过60%没有“家族糖尿病史”,问题全出在“日常”里。

不是“吃太多糖”,是“吃错了糖”
王医生翻着患者的饮食记录,指着一行字说:“你看,这孩子每天喝2杯珍珠奶茶,一杯里的果葡糖浆相当于10颗方糖,比直接吃白糖还难代谢——因为果葡糖浆会直接进入肝脏,快速转化为脂肪,慢慢‘堵’住胰岛的功能。”还有家长说孩子“从不吃糖”,结果翻出书包里的“无糖饼干”“零卡饮料”——里面的“代糖”比如阿斯巴甜、三氯蔗糖,虽然不升血糖,却会打乱肠道菌群,让身体对“甜味”更敏感,反而更容易想吃甜的。

不是“懒”,是“动得太少”
诊室里有个13岁的男孩,体重140斤,最近总觉得“没力气”,查出来空腹血糖11.2mmol/L。“他每天放学回家就窝在沙发上打游戏,连倒水都要喊我递,周末能睡12个小时不起床。”妈妈说,“以前我们小时候,放了学要跑着跳着回家,现在的孩子,连‘下楼买瓶水’都要骑平衡车。”王医生补充:“青少年的胰岛细胞还在发育,长期久坐会让肌肉细胞对胰岛素‘不敏感’,就像钥匙插不进锁眼,血糖自然降不下来。”

最该警惕的,是“爱里的误区”
采访中遇到一位爸爸,说起孩子的病红了眼:“我总觉得‘胖点可爱’,孩子爱吃肯德基,我每周带他去两次;他不想运动,我就说‘学习累,歇着吧’。直到上次他体育课晕倒,才知道血糖已经高到酮症酸中毒。”还有位妈妈悔得直拍腿:“我给孩子喝‘鲜榨果汁’,以为比奶茶健康,结果一杯橙汁要3个橙子,糖量比可乐还高,喝了半年,把孩子喝出了‘胰岛素抵抗’。”

王医生说,青少年糖尿病的“信号”其实很明显:比如突然变胖(尤其是肚子大)、总觉得渴、尿多、上课没精神,或者伤口不容易好——但很多家长以为是“孩子贪喝”“偷懒”,根本没往“病”上想。

离开医院时,走廊里传来一个小丫头的声音:“妈妈,以后我不喝奶茶了,我们每天放学去操场跑两圈好不好?”妈妈摸着她的头笑:“好,明天就买跳绳。”阳光从窗户漏进来,照在孩子校服上,像撒了一层希望。

其实糖尿病从不是“老年病”,它藏在孩子每天喝的奶茶里,藏在久坐不动的游戏里,藏在家长“爱”的纵容里。与其等孩子生病再后悔,不如现在就把“奶茶换成温水”“游戏换成跳绳”——那些被我们忽略的“小习惯”,才是保护孩子胰岛的“大武器”。

毕竟,孩子的身体不是“试错机”,有些伤害,一旦造成就很难回头。

免责声明:以上整理自互联网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(我们重在分享,尊重原创,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)

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

平台累计配音,超40,050,000 分钟

  • 品质保证
    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+国内外专业配音员
  • 多种配音
    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
  • 公司化运作
    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
  • 双重备案
    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
  • 7*14全天候服务
    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:00-21:00都有客服
更多